好看的小说 > 介绍 > 我在现代留过学
加入书签 打开书架 推荐本书 报告错误 阅读记录 返回目录 返回书页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专一制造军器局的进步

【书名: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专一制造军器局的进步 作者:要离刺荆轲】

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 无错小说网欢迎您!本站域名:"无错小说"的完整拼音shsdgas.com,很好记哦!https://www.shsdgas.com 好看的小说
强烈推荐:将北伐进行到底逼我上梁山,你有这个实力吗?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虎贲郎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隆万盛世神话版三国帝国王权

接下来的时间,赵煦开始进入挂机状态。
政务基本甩给吕公著、蒲宗孟为首的都堂班子??他们两个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特别是蒲宗孟,干劲十足,精力充沛。
也就是贪点、爱享受一些。
...
夜色如墨,沉入山峦褶皱。陈砚坐在阳台上,指尖轻抚铜铃,那温润的触感仿佛在回应他的心跳。北斗天枢星忽明忽暗,像是天地间某种隐秘节奏的节拍器。他闭上眼,耳边不再是城市的喧嚣,而是地脉深处低沉的震颤??像巨兽苏醒前的呼吸。
突然,铜铃一震,玉罗盘从书包中自行浮起,悬于半空,指针疯狂旋转,最终定格西北方向。与此同时,《地理通义》自动翻开,苏婉的声音幽幽响起:
> “归衡会已启动‘逆脉协议’第一阶段,在祁连山断裂带布下九阴锁龙桩,意图截断黄河上游龙气,引雪崩掩埋生态屏障。”
> “若七日内不破阵,西北三省将连降黑雨,草木枯死,牧民逐水而逃,百年绿洲化为荒漠。”
陈砚猛地睁眼。祁连山!那是华夏脊梁之一,也是古代“西龙”主脉所系。他翻出手机查看新闻,却只看到一则简短通报:“甘肃张掖地区发生异常地震活动,专家称属自然现象。”配图是裂开的戈壁滩,裂缝中渗出暗红色泥浆。
“自然现象?”他冷笑,“那是地血外溢!”
没有时间犹豫。他收拾背包,将《地理通义》贴身藏好,铜铃系于腕间,罗盘收入特制绒盒。凌晨四点,他搭最早班高铁北上西安,转乘长途汽车深入河西走廊。窗外,黄沙漫卷,远处雪山巍峨,可他感知到的却是大地的哀鸣??某些地方的地气已呈灰黑色,如同经脉中毒。
抵达张掖时已是次日下午。他伪装成地质考察志愿者,混入当地科考队临时营地。帐篷林立,仪器嗡鸣,几位教授正围着一台地震波分析仪争论。
“这不可能!”一名老教授拍桌而起,“震源深度不足五百米,能量却堪比六级地震,而且集中在同一断层反复激发!这不是构造运动,是人为共振!”
陈砚悄然靠近,低声问:“我能看看数据吗?”
对方瞥他一眼:“你是哪个单位的?”
“清华地学系研一。”他随口编了个身份,“导师姓李。”
老教授犹豫片刻,点头同意。陈砚接过平板,手指划过波形图,瞳孔骤缩??频率曲线竟与《地理通义》中记载的“九阴锁龙阵”完全吻合!更可怕的是,每根桩位都精准钉在龙脉节点上,且使用了掺杂稀土元素的合金材料,显然是借助现代科技强化古代邪术。
“他们把风水当成武器了……”他喃喃。
当晚,他独自潜入祁连山保护区边缘。借助罗盘指引,穿越风化的丹霞地貌,终于在一处冰川融水形成的峡谷中发现了第一根锁龙桩??一根高达三米的黑色金属柱,表面刻满扭曲符文,底部深深插入岩层,周围土地寸草不生,连昆虫都不愿靠近。
他取出柳叶,轻轻触碰桩体。刹那间,一股阴寒直冲脑海,幻象涌现:无数身穿清末服饰的工匠被铁链锁住,被迫以血祭激活符咒;他们的灵魂被禁锢在金属之中,日夜承受灼烧之痛。
“这些不是机器……是活祭品炼成的法器!”陈砚咬牙,迅速翻开《地理通义》,按照书中提示结出手印,口中默念净灵咒。铜铃共鸣,洒下碧光,笼罩整根石桩。
一声凄厉尖啸划破夜空!
黑柱剧烈震动,符文逐一熄灭,最终轰然倒塌,化作一堆废铁。与此同时,地面裂开一道细缝,涌出清澈泉水??被压制多年的地气开始复苏。
但就在此时,远处传来脚步声。五名黑衣人现身,手持改装过的电磁脉冲枪,枪口泛着诡异蓝光。
“地维使果然来了。”为首者摘下口罩,竟是曾在高铁上出现的“清理者”同伙,只是这次他的左眼已被替换为机械义眼,闪着猩红光芒,“可惜,你救不了全部。”
“你们到底想干什么?”陈砚后退一步,护住罗盘。
“重建秩序。”对方冷笑,“三百年前林远封印龙脉,让华夏沉睡;如今我们唤醒它,哪怕是以毁灭的方式。只有混乱,才能洗刷腐朽。”
话音未落,三人开火。蓝色电弧撕裂空气,直扑而来。陈砚翻滚躲避,铜铃形成屏障,却被电击震得手臂发麻。他知道,这些武器经过特殊调频,能干扰地气运行,专克守护者。
危急关头,罗盘自动升起,玉光扩散,形成环形力场。九道光影自书中飞出??是历代地维使留下的印记!一位明代道士执剑斩断电弧,一名民国女学者以罗盘反向干扰信号,还有一位蒙古族老萨满吹响骨笛,召唤风雪掩护。
趁着混乱,陈砚冲向第二根锁龙桩所在方位。他在暴风雪中跋涉一夜,终于在海拔四千米的冰原上找到目标。这一次,桩体更大,周围竟有十二具冻僵的牦牛尸体环绕,显然用了生物献祭增强阵法。
他不敢贸然动手。翻开《地理通义》,苏婉传音指导:“此桩以怨念为引,需用纯阳之物破其核心。你身上可有至亲遗物?”
陈砚一怔,随即摸出母亲送他的银镯??那是她出嫁时的陪嫁,常年戴在手上,沾染亲情温热。他咬破手指,将血滴在镯子上,高举过头,口中诵读《守土真言》。
银光乍现,如朝阳初升。
锁龙桩发出刺耳哀鸣,符文崩解,冰层炸裂。一头由怨气凝聚的黑龙虚影腾空而起,张牙舞爪扑来。陈砚稳住心神,将铜铃掷向空中,自身盘膝而坐,引导万千地气汇于一点。
“山河有灵,岂容尔等亵渎!”
铃声浩荡,如洪钟贯耳。黑龙惨叫溃散,桩体彻底粉碎。温暖的气息自地底涌出,积雪开始融化,隐约可见嫩芽破土。
然而,代价也极为沉重。陈砚吐出一口鲜血,跪倒在地。强行调动地维之力,已超出他目前承受极限。他颤抖着手收起残骸中的符文碎片,准备带回研究。
第三日清晨,他拖着疲惫身躯返回小镇休整。刚进旅店房间,手机便疯狂震动。一条匿名邮件附带视频链接:画面中,一座废弃核电站内,数十名工人模样的人戴着面具,正在组装巨型装置。中央铭牌清晰可见:“逆脉中枢?原型机”。
发布者ID名为“归衡?王嗣”。
视频末尾,一道低沉男声响起:“世人总以为灾难来自天灾,殊不知,真正的毁灭始于人心之贪。我们将用科学之名,完成三百年前未竟之事??逆转龙脉,重塑文明。”
陈砚浑身冰冷。那座核电站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正是黄河流域与漠北地气交汇之处。一旦启动,不仅会切断南北龙脉联动,还会诱发连锁式地质塌陷。
他立刻联系环保组织、地质局朋友,甚至尝试通过学校渠道上报。可所有信息都被拦截或归类为“网络谣言”。更有甚者,有人冒充他发布虚假预警,导致“倾听地球”社团被校方暂停活动。
“他们在控制舆论……”他意识到,归衡会早已渗透媒体与行政系统,普通人根本无法察觉真相。
第四日,他决定孤身前往阿拉善。
途中,火车再次遭遇异常。车厢灯光忽明忽暗,乘客一个个陷入昏睡。他警觉地握住铜铃,只见对面座位缓缓浮现一个人影??并非实体,而是由数据流构成的虚拟投影。
“你好,陈砚。”那人微笑,“我是归衡会技术顾问组代表,代号‘智渊’。”
“你们连AI都用上了?”陈砚冷视。
“时代变了。”对方摊手,“我们不再依赖迷信与恐惧,而是用算法预测地脉波动,用工程手段实施精准打击。你知道为什么现代城市越来越频繁遭遇内涝、地震、极端天气吗?因为我们调整了地下管网布局,改变了排水走向,制造‘合法的地伤’。”
陈砚怒极反笑:“所以你们打着建设旗号,干的却是毁脉勾当!”
“建设与破坏,本就是一体两面。”智渊淡淡道,“就像医生动手术要割开皮肤,我们要重建世界,就必须先打破旧秩序。你阻止不了我们,因为你代表的是过去;而我们,代表未来。”
话音落下,整列火车猛然倾斜!轨道下方的土地竟在无声塌陷,形成巨大漏斗状坑洞。列车脱轨侧翻,乘客惊叫连连。千钧一发之际,陈砚催动罗盘,释放护盾,勉强保住性命。
当他爬出残骸,发现四周空无一人??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只有地上留下一行用灰烬写成的字:
**“最后一战,将在昆仑。”**
他明白,这是挑衅,也是预告。
五日后,陈砚抵达阿拉善沙漠边缘。借助罗盘感应,他在一片沙丘之下找到了隐藏基地入口。利用夜色掩护潜入,内部景象令他震惊:巨大的圆顶建筑内,矗立着一台类似粒子对撞机的设备,连接着九条电缆,分别通往不同省份的地标性工程??南水北调泵站、三峡大坝监测点、青藏铁路传感网……
他们竟将国家基础设施变成了施法阵眼!
他正欲破坏控制台,警报骤响。王嗣亲自现身,身穿黑色长袍,胸前挂着一枚与铜铃极其相似的黑玉铃铛,只是色泽幽暗,似能吞噬光线。
“你来了。”王嗣声音平静,“比我想象中快。”
“你们疯了!”陈砚怒斥,“这是在拿整个国家的命运做赌注!”
“不,我们在拯救它。”王嗣缓缓抬起手,“你看不到吗?人类已经走到尽头。污染、战争、贪婪……唯有彻底重置,才能迎来新生。而我,将成为新世界的缔造者。”
两人交锋瞬间爆发。王嗣摇动黑铃,释放出浓稠黑雾,化作万千冤魂扑杀而来。陈砚以铜铃抗衡,罗盘护体,柳叶燃尽最后一丝灵气,才勉强撑住攻势。
就在即将败北之时,《地理通义》突然自动悬浮,三件信物同时发光,交织成一道金色锁链,直击对方胸口。王嗣闷哼倒地,黑铃碎裂,逸散出无数痛苦嘶吼的灵魂。
“你赢了一时……”他咳着血笑,“但归衡之火永不熄灭。昆仑之上,自有终焉之门……等着你。”
基地自毁程序启动,陈砚拼尽全力逃出生天。爆炸声中,那台机器化为灰烬,可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一周后,他回到庐山,跪在五老峰洞穴前,向林远的残影汇报一切。
> “你做得很好。”林远的声音带着欣慰,“但他们说得也没错??旧秩序确已腐朽。真正的守护,不是固守传统,而是让天地之道融入新时代。”
> “接下来,你需要建立自己的传承体系。不只是对抗归衡会,更要唤醒更多人听见大地的声音。”
陈砚低头沉思良久,终于开口:“我想办一所民间书院,不靠政府资助,也不依附学术体制。教年轻人识山川、察气候、懂平衡。用无人机测绘地气,用APP记录异常,把古老智慧变成可验证的知识。”
> “那就叫‘地维学院’吧。”林远微笑,“我会把毕生所学,尽数传予此书。”
风拂过山巅,瀑布依旧奔流不息。陈砚站起身,望向远方。
他知道,昆仑之约无法回避。而在那雪域之巅,或许藏着关于龙脉起源、关于地维使真正使命的终极答案。
但他不再恐惧。
因为他已明白,真正的力量,从来不在法器之中,而在每一个愿意倾听大地心跳的人心里。
夜幕再度降临,北斗七星静静运转。天枢星依旧闪烁,仿佛在等待下一个故事的开启。
而万里之外,喜马拉雅山脉某处冰川内部,一道尘封千年的青铜巨门,正随着地壳微动,悄然松动了一条缝隙。

上一章 推荐 目 录 书签 书末章
我在现代留过学相邻的书:明末钢铁大亨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上将军孩子谁爱生谁生,我勾帝心夺凤位朱元璋的官,狗都不当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大宋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