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小说 > 介绍 >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加入书签 打开书架 推荐本书 报告错误 阅读记录 返回目录 返回书页

第五百九十七章:威力这么大!

【书名: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第五百九十七章:威力这么大! 作者:浴火新生】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最新章节 无错小说网欢迎您!本站域名:"无错小说"的完整拼音shsdgas.com,很好记哦!https://www.shsdgas.com 好看的小说
强烈推荐:抢我姻缘?转身嫁暴君夺后位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天唐锦绣剑走偏锋的大明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秦时小说家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谍战:我成了最大的特务头子风起明末

轰轰轰轰!
接连不断的爆炸声从回茴大军中传出。
一时间。
战马受惊嘶鸣,火光四起,照亮回茴士兵慌张的神情。
“敌袭,敌袭!”
不少回茴士兵惊慌喊叫。
为首的将领也是神色大变。
虽说天色已经黯淡下来,但他们前方除了一座月光下的城池,可没有什么近距离的阻拦。
为什么他们就莫名其妙遇袭了。
而且能看到半空中的火红色火线还在源源不断飞向他们。
沈老爷子和李清瑶两人看到这一幕,脸上露出惊喜和惊讶。
他们是知道新型弩箭威力......
清明过后,伊州书院的桃树渐次落尽残花,新叶初展,绿意如烟。苏婉儿并未立即离去,而是留在书院讲堂后的小院中,翻检旧档。她此行并非只为祭拜,更有一事萦绕心头已久??李延宗临终前曾留下一句未解之语:“存问之道,始于无声处。”当时众人皆以为是哲思余音,未曾深究。可近日各地共学会上报,多有孩童在夜读《存问录》时,于寂静中听见“书页低语”,或梦中见先生执笔批注,字字清晰。起初视为妄谈,然三省九地竟有七十二例相似记载,连岭南女学八岁幼童林小满亦在纸上默写出一段从未刊行的《存问补遗》,经赵明修亲验笔迹,确与李先生早年手稿一致。
此事非同小可。若为神异,则悖离“存问”本旨;若为实情,则必有隐秘传承未被发掘。苏婉儿遂向赵明修请阅师门密档,欲寻线索。
赵明修沉吟良久,终从讲堂地窖取出一只乌木匣,外裹三层油布,封泥上印着一枚古篆:“听心”。他道:“此匣乃师尊亲授,言明‘唯能闻静者可启’。三十年来,我每夜静坐听风、听雨、听叶落,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或许……今日该交予你了。”
苏婉儿接过匣子,指尖触到那冰凉封泥时,心头忽如钟鸣一震。她自幼失怙,由书院养大,性情沉静过人,最擅倾听??不是耳听,而是心听。当年李延宗曾抚其首叹曰:“汝耳虽聪,心更明。将来传灯之人,或在此中。”
当夜,月华如练。苏婉儿独坐问心峰顶,将乌木匣置于膝上,闭目凝神。万籁俱寂,唯有山泉滴石、松针拂露。她不刻意去听,只是放空思绪,任天地之声自然流入。不知过了多久,忽然察觉匣内似有极细微的颤动,如同蚕食桑叶,又似蚁行木纹。她屏息细辨,竟听出那是……摩挲声?像是有人用指甲轻轻刮擦纸面。
她缓缓启开封泥,掀开匣盖。内无文书,唯有一卷极薄的蝉翼宣纸,以蝇头小楷密密书写,墨色淡青,似用蓝草汁调成。展开一看,标题赫然四字:**《无声书》**。
全文无句读,不分段,通篇如一人喃喃自语,却又逻辑严密,层层推进。其核心竟是一套“内听术”训练法??教人如何通过调节呼吸、收敛杂念、感知体内气血流动,最终达到“以心代耳”的境界。文中言:“世人皆重言说,故争辩不休;殊不知真知常藏于未发之际。譬如种子破土之前,根须早已暗伸千里。思想亦然,未形之念,最为纯粹。”
更令人惊骇的是,文末附有一段预言:“嘉和四十一年春,西北有星坠地,火光不焚物,反生清泉。届时将有异音自地底传出,唯习《无声书》者可闻。此音非鬼神所发,乃大地之问。答之者,可得‘天工图谱’,启机械之世。”
苏婉儿浑身微颤。嘉和四十一年,正是今年。
她连夜下山,召集伊州核心门生十余人,依《无声书》所示方法闭关修炼。七日后,三人初窥门径,能在静室中听见彼此心跳节奏中的微妙差异;半月后,一名盲眼弟子竟在梦中“听”到百里外黄河改道的水流变化,醒来绘出地图,与实地勘测竟相差不过十步。
正当众人惊叹之际,北疆急报传来:突厥故地沙洲边缘,夜半天裂,一颗赤红星体自天而降,落地无声,却震塌方圆十里沙丘。奇异的是,焦土之上竟涌出甘泉数眼,泉水清澈见底,饮之提神醒脑,当地牧民称之为“天赐醒泉”。更有猎户称,每逢子时,泉底便传出嗡鸣,如琴弦轻拨,闻者头晕目眩,唯伊州派往当地的学旅成员周砚因曾修习《无声书》,不仅不觉不适,反而在泉边静坐三日,归来时双目含光,口述一串古怪符号,并言:“那是大地的语言,它在问我们??为何毁林开矿,却不补山魂?”
消息传回伊州,举院震动。赵明修召集十三省共学会代表紧急议事,决定派遣“问脉使团”前往西北,携《无声书》与民生图志同行,一面探查星坠之谜,一面尝试回应“大地之问”。
使团由苏婉儿领队,成员包括水利专家、音律学者、地质匠人及三位已完成《无声书》初阶修行的年轻学子。临行前夜,赵明修赠予苏婉儿一枚铜铃,铃身刻有八卦纹,中心镂空处嵌着一小片陨铁碎片,据说是当年李延宗游历西域时所得。
“此铃名‘叩问’,遇非常之事,摇之可引共鸣。但切记??”老人目光深邃,“它不会告诉你答案,只会放大你心中真正的疑问。”
三个月后,使团抵达星坠之地。昔日黄沙漫天的荒原已化作一片绿洲雏形,泉水滋养出罕见的蓝茎草,叶片夜间会发出微光。周砚带领众人于泉眼四周布设十二面铜镜,按节气方位排列,试图反射月光入泉深处。某夜子时,当最后一面铜镜调整到位,整座泉池骤然泛起涟漪,嗡鸣声陡然清晰,竟形成一段可辨识的旋律。
精通古乐的音律师柳青舟当场记录,发现此音符合失传已久的“五运六气调”,与人体经络共振频率完全吻合。更惊人的是,随着旋律持续,地面缓缓升起一块黑色石板,表面布满精密凹槽,宛如某种机械图纸。经反复比对,《简易水利图谱》中的齿轮结构与此石板纹路惊人相似,但复杂程度高出数十倍。
“这不是人工所能刻。”柳青舟颤声道,“它像是……自己长出来的。”
苏婉儿取出“叩问铃”,轻轻一摇。铃声未响,反被泉音吞噬,继而整片大地微微震动,石板上的纹路竟开始缓慢流动,如同活物。她闭目凝神,依照《无声书》心法,将心中所惑缓缓送出:“谁在提问?为何选在此时?”
刹那间,她脑海中浮现一幅幻象:浩瀚星空下,无数文明如烛火明灭。其中一缕光芒来自千年前的楼兰古国,他们也曾观测天象、制造水车、推行共治,却因一场政变焚毁典籍,断绝传承。而在更远的过去,类似星坠事件已发生七次,每次皆有文明借此跃迁,又有七次归于沉寂。
一个声音在她意识深处响起,非耳所闻,直抵灵魂:“问题不死,只待回应。你们,准备好了吗?”
苏婉儿猛然睁眼,冷汗浸透衣衫。她立刻命人拓印石板图文,并派快马送回伊州。同时下令在当地建立“天问学堂”,招募牧民子弟学习观测、记录、绘图,承诺凡坚持三年者,子女可保送伊州书院深造。
与此同时,京师权斗再起波澜。宰相府密奏新帝,称“伊州妄称天音,蛊惑民心,恐结党谋逆”。兵部借机提议派军接管星坠之地,美其名曰“护宝安民”。太子太傅愤然抗辩:“昔年李先生教化天下,何曾持寸铁?今日若以刀剑阻知识之路,岂非自毁长城!”
新帝虽已加冠,仍谨守师训,下诏:“天降异象,宜察不宜压。着礼部、工部各派官员,随学旅共研,成果共享,违者以误国论。”
朝野震动之余,民间反应更为热烈。全国各地掀起“听静潮”??百姓自发设立“无声角”,每日亥时全家静坐一刻,倾听风声、水声、彼此呼吸。城市茶馆取消喧哗评书,改为“静思夜话”;乡村校舍改建隔音草屋,供孩童练习内听术。广州女学甚至发明“音丝笺”,将声音转化为可视线条,帮助聋哑学生“阅读”世界。
一年后,伊州传来突破性进展。工匠依据石板图谱,结合《简易水利图谱》原理,打造出第一台“自转汲水机”??无需人力畜力,仅靠地下温差与风力驱动,每日可引泉灌溉三十亩田。更神奇的是,机器运转时,会发出与泉鸣相同的频率,仿佛在回应大地。
消息传开,南洋商会会长林知远当即宣布暂停“问路号”远航计划,调集工匠与材料支援西北。他在信中写道:“祖父一生追求账本透明,如今我见这机器不需监督也能公正供水,方知真正的透明不在纸上,在机制之中。”
然而,真正的考验接踵而至。
嘉和四十二年冬,南方爆发新型疫病,患者高热不退,皮肤现紫斑,旬日即亡。太医院束手无策,民间传言此乃“天罚”,因世人亵渎星坠圣地所致。恐慌蔓延,多地出现焚烧书籍、驱逐学旅的暴乱。
危急时刻,苏婉儿率天问学堂医学生逆行南下。她们不带药箱,只携一套特殊仪器??由音律师柳青舟改良的“共振诊仪”,可通过声波探测人体内部异常振动。经过上千例检测,她们发现疫病源头并非邪祟,而是一种寄生在蚊虫体内的微生物,其活动频率恰好与某些金属共鸣。由此推断:近年开采的银矿废渣污染水源,改变了局部磁场,导致蚊群变异。
解决方案随之而出:在疫区悬挂特制铜锣,每日定时敲击特定音阶,扰乱微生物共振,使其失去活性。同时推广“声波灭卵灯”,利用高频震动破坏蚊卵发育。短短两月,疫情受控,死亡率下降九成。
百姓奔走相告:“原来治病不用求神,只要学会听懂自然的话!”
此事彻底扭转舆论。朝廷正式设立“格物院”,由苏婉儿任首任院长,统管全国科技、医疗、天文事务。诏书中特别强调:“自今以往,凡重大决策,须经三审:一审民意,二审实证,三审长远影响。三者缺一,不得施行。”
十年光阴流转。
伊州书院已扩建成“万问学宫”,涵盖农、工、医、算、音、理六大学院。昔日起步台被改建为“起点广场”,中央立碑,刻着孩子们最常问的十个问题,每年更新一次。今年榜首是:“如果AI能替我们思考,人类还要学习吗?”下方写着教师们的集体回答:“机器可以计算,但无法感受困惑的重量。而正是那份沉重,让我们成为人。”
苏婉儿年届五十,两鬓染霜,仍坚持每日授课。她的课堂没有讲台,师生席地围坐。今日课题是“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
“很多人以为,提问是为了得到答案。”她轻声说,“但李先生教会我们的,是提问本身就能改变现实。当你认真提出一个问题时,你的大脑已经开始寻找路径,你的身体会不自觉地调整姿态,甚至整个环境都会因你的专注而发生变化。问题,是最温柔的革命。”
课毕,一名少年怯生生举手:“老师,我有个问题一直不敢问……您觉得,李先生现在在哪里?”
苏婉儿望向窗外暮色中的问心峰,嘴角微扬。
“他在每一个敢于质疑的孩子眼睛里,在每一本被翻旧的书页间,在每一次沉默后的顿悟瞬间。他不在坟墓里,也不在星空上??他在‘为什么’这三个字的回音中,永远活着。”
就在此时,远方传来悠扬钟声。那是新铸的“问心钟”,每逢月初一、十五,由各地学宫同步敲响。今日本非钟日,却因南极大洲探险队传来捷报:他们在冰层之下发现一座远古城址,墙壁刻满与西北石板相似的图谱,旁边还有一行汉字,墨迹如新??
“后来者,你好。我们试过了,失败了。但路是对的,请继续走。”
钟声荡过山河,穿过云海,落在每一个聆听者的耳中,也落在时间的河流之上。
许多年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坐在轮椅上,由孙女推着来到起点广场。她仰望着雕像,轻轻抚摸底座铭文,喃喃道:“奶奶,你说的都实现了。我们拆掉了台阶,建起了桥梁。可我还想问……下一步,能不能把桥也拆了?让所有人都学会游泳?”
小女孩歪头想了想,笑着说:“那得先教会鱼走路才行!”
祖孙俩相视而笑,笑声融入春风,飘向那片永不熄灭的思想星空。
而在宇宙深处,那颗曾经坠落的星辰,正悄然释放出新的信号。这一次,频率更加清晰,内容只有两个字,却跨越光年,准确落入地球上三百二十七个正在练习《无声书》的人心中:
“**再来。**”

上一章 推荐 目 录 书签 书末章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相邻的书:天可汗回忆录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为变法,我视死如归屠龍倚天前传三国:坏了,我成汉末魅魔了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大宋文豪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